欧美一级免费看视频
查看详情+,军校毕业,电视、军事、时事评论员,香港宣沅科技交流中心总裁、研究员、原凤凰电视台时事评论员,擅...
发布时间:2025-04-22 08:32:12 来源:老牌国际利来
,军校毕业,电视、军事、时事评论员,香港宣沅科技交流中心总裁、研究员、原凤凰电视台时事评论员,擅长国际政治、军事战略、武器装备、国际法等领域的分析,点评风格以客观公正、观点犀利著称。
日前,宋忠平应山梨学院大学国际共同研究中心之邀,前往日本东京,在山梨学院大学国际共同研究中心举办的学术座谈会上做主题发言。
山梨学院大学国际共同研究中心的学术座谈会,是2025年2月8日在东京的早稻田大学教育研究所举办的。山梨学院大学国际共同研究中心主任、特任教授熊达云,及该中心的其他研究员和客座研究员,新华社驻东京分社记者,香港驻东京记者,以及日本多所名牌大学的外交、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参加座谈会。
宋忠平在主题发言中就中美中日关系、俄乌战争以及中东局势等国际热点问题,畅谈了自己的观察、思考和分析,并和与会嘉宾进行交流和讨论。现根据录音整理成文公开发表,以飨读者。以下为宋先生的谈话全文(录音整理)。
感谢熊达云教授的介绍,感谢大家来听我的发言,今天班门弄斧,诚惶诚恐。我的身份也比较特殊,以前是一名军人,在二炮部队。后来鬼使神差走到了媒体评论这一行,进行各种评论,各种分析,在国内央视后来就到凤凰任专职评论员。这一路走来接触了很多每个方面的学者专家还有官员,确实受益匪浅。
我自己也去了很多国家,和很多的专家交换意见。我到日本后,熊教授说开个小会一起聊聊。我认为这个机会非常难得。我去每个国家都是希望当地给我组织他们权威的专家进行座谈。座谈的最大的目的就是了解他们究竟在想什么。比如中国和中东之间的关系,站在中国人的角度,站在大陆的角度可能是一种想法,但是他们的想法可能完全不一样,只有座谈才能够更好的了解他们究竟在想什么。
我最近这两三年关注的主要问题是中美关系问题、俄乌战争和中东问题。这三个事情是我最近关注最多的。有关俄乌战争,我从俄乌战争开打之前就关注了。当时我还在凤凰卫视做评论员,中联办就专门咨询我说会不会在冬奥会之前打起来,我告诉他们不会。他们比较担心的理由是俄格战争,俄罗斯和格鲁吉亚的战争恰恰是冬奥会开幕的当天,他们不希望俄乌战争在冬奥会开幕之前爆发。他们问我为什么不会在冬奥会前开打的原因,一方面的话我觉得是一个判断,因为俄罗斯在对乌克兰动手之前,普京来了一趟北京,跟我们的领导人见了一面,据说是没有透露具体的时间。我们那个时候正在组织冬奥会,拜登也不断强调说俄罗斯可能会动武,从形势来看比较紧张。
我那个时候还在凤凰卫视做一档节目,叫“空间观测”。这个节目中我们会把各个方面的卫星图片拿来去研发。我们当时从几家卫星公司购买了照片,通过照片去研判到底有没有打的可能性,可能要打的话什么时候打,得益于这场这档节目,我们从两个渠道获得卫星图片,最后分析说在冬奥会之前可能不会打。“空间观测”这档节目很有价值,就是用各种各样的卫星图片来分析国际政治。卫星图片有一个比较好的优势,就是在创造新闻,不是解读新闻,它可以前瞻出来很多内容。因为卫星图片很难解解释战术的背景,但是它可以从战略的角度做一个系统的评估。所以这档节目到现在还在开播,以前是我在主持,后来是李伟老师主持,这个节目一直在研究俄乌战争。
俄乌战争打到现在已经快三年的时间。这三年期间我在电视节目和网络上做了大量的判断和评论,我在国内与“抖音”平台合作做一档直播节目,每天晚上给观众解读俄乌战争局势会怎么发展,我的解读基本上符合俄乌战争的整体走向。
俄乌战争暴露出很多实际的问题。普京确实是希望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结束俄乌战争,但他确实出现了很严重的轻敌现象。这就导致俄乌战争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直到现在跨入到了第三阶段。也就是说,他其实存在比较严重的误判。这个误判,一方面就是在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的时候,普京当时是有比较充分的准备的,他担心西方国家会介入,但没想到2014年针对克里米亚危机西方国家来不及反应,后来演变成以制裁代替军事干预。
所以普京在2022年的时候也做了这方面的评估,他可能认为这次西方国家也不会如此猛烈的去制裁。但没想到战场的形势并不像2014年克里米亚般吹枯拉朽很快就结束。俄乌战争的拖延使得西方国家及时反应,包括美国开始加大力度制裁一直到现在。从特朗普上台之后,他宣称不给乌克兰提供任何军事援助。作为我个人的判断,制裁需要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尽管特朗普口气比较强硬,但实际上他也会受制于国内保守派和建制派的牵制,所以也必须得有一个过程,才能够减少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作为普京,我个人判断他现在急于完成自己设定的战略目标。他设定的战略目标有一个时间节点,应该是在2025年5月9号的红场阅兵之前。也就是在今年的红场阅兵之前他希望把库尔斯克完全拿回来,这是个不应该丢掉的地方。此外,他最大的一个战略目标,就是要把顿巴斯地区完全拿回来。这恰恰是他在2022年2月24号发动俄乌战争时所设定的一个战略目标,就是要把卢甘斯克、顿涅斯克所有这些行政边界都拿回来。
而今年的5月9号阅兵,又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也就是80周年的胜利日阅兵。普京其实是想借助于这样一个大日子,能够阶段性的结束俄乌战争。这个阶段性结束俄乌战争是什么概念呢?很有可能就是把该拿的土地都拿到手,然后开启谈判。普京最近有一系列的讲话,专门提出来谈判,一定要一劳永逸的解决俄乌之间的问题,不留后患。为什么他想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俄罗斯国内的政治体制决定了这一点。
普京之后再无普京,普京必须要为他的继任者解决好俄乌之间的战争问题,甚至把这个战争边界设定好。因为如果不能处理好这个问题,普京退任之后,如果乌克兰或者美国再借助于俄乌冲突期间所达成的战争边界的节点,后续还会爆发战争。所以普京现在设定的目标不是停火,而是要签署真正的和平条约。这个和平条约就是要彻底解决俄乌问题,希望不要战火重来。普京不希望出现像朝鲜半岛一样的停战协定,他想要的是个终战协定,是个和平条约。
据我分析,目前来看普京退任后俄罗斯不会有第二个普京。这是一个历史造就的俄罗斯的基本现象。我认为普京现在好在有特朗普的帮助,最终会和特朗普共同牺牲乌克兰,无非就是如何牺牲乌克兰的问题。
在俄乌战争爆发的第一天,我在做节目的时候就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俄乌战争的本质是美俄的混合战争。既然是美国的混合战争,乌克兰其实就是个代理人,战争的本质是美俄两个大国之间的博弈。最终的战争节点是什么,就是牺牲代理人,牺牲小国的利益。而且从特朗普最近的一系列表态或许也能看到,乌克兰最终应该会成为一个牺牲品。另外,特朗普现在逼着乌克兰国内搞大选,其主要目的是要换掉泽连斯基。据我所知,在泽连斯基之前应该有三个候选人都强于泽连斯基,包括扎卢日内等人。我认为换掉泽连斯基,扶持一个美俄都能认可的,更听话的新代理人,或许是结束俄乌战争的一步棋。
俄乌战争打到现在,俄罗斯现在是打不下去也打不起了,毕竟俄罗斯内部也存在比较大的问题。俄罗斯国内实际上已经走进了战时经济状态。这种战时经济状态让俄罗斯难以承担。俄罗斯现在每年的军费预算,包括国内安保的预算,已经达到了GDP 10%,甚至还要高一点。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俄罗斯所能承受的范围。所以俄罗斯也希望能够尽快结束俄乌战争,这比较符合其自身的实际利益。并且俄罗斯也很清楚,现在其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交恶,尽管俄罗斯内部正在搞所谓的东部大开发和远东地区的开发,但这需要很漫长的时间。如果远东地区开发的话,日本现在和俄罗斯的关系也很僵,这也让俄罗斯的远东开发存在比较大的掣肘。
而中国跟俄罗斯的关系尽管我们现在说是新时代的协作伙伴关系,但从本质上讲,中俄之间是存在不互信的。包括在远东地区的开发中,中俄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这里面其实是历史问题。所以我觉得中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支持,但是在一些核心利益问题上中俄之间其实也是对手,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盟友。俄罗斯和朝鲜结盟,可以和伊朗结盟,而和朝鲜结盟的关系又优于和伊朗结盟的关系。而中国跟俄罗斯永远不会结盟,因为两个大国之间不可能存在政治互信和军事互信,而且彼此在某些问题上也存在一定的政治分歧。况且俄罗斯这一次在俄乌战场上打的怎么样,其实中国的军方可能也看不起俄罗斯军队,认为如果是我们打的话,可能会打的更好一些。
但我认为也不能这么单纯的思考问题,的一篇文章我非常欣赏,也就是俄乌战争是以争夺土地为核心代价而不是以推翻代理人为核心代价的,换了美国、英国去打,也未必能打的更好。因为争夺土地,尤其是乌东地区,其在英国美国支持之下已经经营了八年的时间,从2014年一直经营到了2022年,所以这块土地要想把它真的拿下来还是很难的。包括凤凰卫视的记者卢宇光(也是这样的看法),我前段时间在北京跟他聊时谈到,好多人都是对照地图去谈论俄乌战场,但其实不能按照地图去思考,因为地图和实际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所以我认为今年俄乌战争未必能结束,但是会有停火谈判或边打边谈的可能性。
从特朗普的角度看,他是希望能够践行自己的竞选承诺,也就是尽快停火。但是就算特朗普单方面取消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也不代表欧盟会取消援助,尤其是法国、英国、德国这几个国家,他们尽管看美国的眼色,但其实也把拜登和特朗普当成是不同的人,也会践行自己国内不同的政策,该支持还会支持。但是等这几个国家碰壁之后,我所说的碰壁,一方面就是乌克兰在战场上确实赢不了,另外就是这几个国家国内如果遭遇更多的反对派、包括百姓们的反对的话,领导层也将会渐渐减少对乌克兰的支持。
也就是说,乌克兰战争何时结束,美俄之间的谈判很重要。当美俄之间能够达成共识之后,就变成了俄罗斯和欧洲之间的谈判,当欧洲也不再插手的时候,就真正回归到了俄乌之间的谈判。这是一个过程,并不是说美国一参与欧洲就完全服从于美国。现在的欧洲也因为特朗普的上台有些手足无措,但他们也都希望可以继续支持乌克兰,而不是盲从特朗普都不去支持乌克兰。这其实需要一个过程。
因此我认为俄乌战争要想完全并彻底的结束,达成和平协议,达到普京所提到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其实还需要时间。这个时间节点是什么?至少普京所提出的,从军事角度设定的目标应该是在5月9号之前完成所有的战略目标,然后在红场阅兵的时候表达一定的政治意涵,我认为这个可能性是比较大的。
中东问题其实很有趣,我最近去了四个中东国家,也和当地的一些学者、专家,还有一些官员做了交流。我需要声明一下,我每次出去都不代表官方,我所代表的仅是我所属的香港的一家智库和我自己。我所属的智库里也有一些国内的专家,但以香港和国外的专家为主。主要交流的对象是其他国家的智库和大学。我们在中东也和伊朗的几个大学、包括德黑兰大学在内的学术界进行了各种各样的交流。去了中东之后的感觉是什么呢?就是发现以前在国内谈中东问题的时候,可能浮于表面。到了中东之后,与很多人交流之后才会发现中东问题其实很复杂,并且有一些想法跟平时在中国大陆听到的是完全不一样的,甚至有些中国官方的报道恰恰和实际情况相左。这也是我为什么喜欢出去,喜欢和更多人去交流,了解一些当地的实际情况。
中东事情走到现在,尤其是特朗普上台之后,变得很简单。为什么说变得很简单?因为它变成了美伊的关系问题,就是美国和伊朗的关系问题。现在整个中东问题症结的节点就在于伊朗问题。从目前看,由于以色列的强力军事行为和政治行为,伊朗之前打造的什叶派之弧遭遇到了重大的打击。我们这次去伊朗,其实所关注的就是哈梅内伊,也就是哈梅内伊的接班人到底是谁?这是我们最关注的一个话题。我们也和当地的一些权威的人士交流,其实从哈梅内伊的角度来讲,他的接班人已经选出来了。他之所以现在选出接班人也和哈尼亚,包括其他一些什叶派的领袖先后被暗杀有很大的关系。
当我们到达伊朗的时候,我开始以为伊朗的老百姓很多都是反美的,但后来我实际到了之后才发现这个国家很特殊,伊朗的老百姓也是两极分化。反美的老百姓有吗?有,伊朗革命后面的这一代人都是反美,但从整个伊朗的知识知识界来看的话,他们其实是希望和美国搞好关系的,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反美。包括伊朗的大学、研究机构里的人员,好多人其实都有留美的背景,他们过去都是在美国留学,所以他们也在左右现在的伊朗新任总统,新总统其实也是持一种比较开放的观点。
那伊朗现在的症结是什么?伊朗现在的症结一是精神领袖的平稳过渡,也就是其现在必须要考虑到一个平稳的过渡。另一个就是伊朗到底研不研制核武器。伊朗研制不研制核武器关键在于美伊关系怎么发展,包括特朗普现在已经提出来愿意和伊朗政府谈判,其实谈判的主要目的还是要让伊朗弃核。但是从伊朗国内的角度来看,包括我们所获得的一些情况来看,目前伊朗的确是在研究核武器,而且应该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对比较高的水准。
这一点从以色列方面披露出来的信息也能看得出来,以色列掌握的伊朗情报还是比较准确的。所以现在这个节点在哪?节点在于伊朗到底要不要搞核武器。伊朗搞核武器的话,必然会引爆以色列和伊朗之间的战争,因为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是坚决反对伊朗拥核的。我在沙特跟沙特小萨勒曼旗下的一个智库交流时,专门询问了他们如何看待伊朗拥有核武器。他们也是笑了一笑,说如果说拥核的话,沙特更能拥核,这是一个需不需要的问题。
所以中东目前伊朗是一个节点。前两天我看了一个报道很有意思,说特朗普上台之后还是要打造新的中东和解政策,就是之前库什纳搞的那一套。其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要让所有逊尼派国家和以色列建交,共同孤立什叶派国家。但是现在什叶派国家,尤其是叙利亚形势,俄罗斯和伊朗都没有处理好。因此,整个叙利亚的什叶派,尤其是阿拉维派的阿萨德政府彻底倒台之后,对俄罗斯和伊朗带来极大的掣肘。俄罗斯和伊朗在中东问题、包括在叙利亚问题上,存在深刻的矛盾。为什么会丢掉叙利亚?其实也和伊朗与俄罗斯在叙利亚问题上存在政治分歧有关系。据我所知,俄罗斯进驻叙利亚之后,希望伊朗能够减少其武装力量,但如今俄罗斯陷入到俄乌战争中,无暇解决叙利亚问题。
而叙利亚现在的朱拉尼政府战斗力其实是很有限的,却能够夺权,能够彻底占领大马士革,也是因为俄罗斯、伊朗无力并彻底放弃救援。而叙利亚走到今天这个局势,内塔尼亚胡真的很厉害。他通过敲打黎巴嫩,团结黎巴嫩政府军,最终把黎巴嫩清算,导致黎巴嫩和伊朗什叶派武装、包括阿拉维派的政府军之间的关联性被彻底切断,没有办法再形成互补。再加之叙利亚问题导致伊拉克国内的形势发生了突变,伊拉克国内的什叶派开始观望伊朗到底能给其多大的支撑?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伊拉克的逊尼派和什叶派都倾向于和伊朗保持友好关系,但是叙利亚危机之后伊拉克的什叶派受到了打击。逊尼派之前不能说是反美,但至少对美国不友好,可他们现在也不得不考虑改变政治指向。所有的这一切其最终瞄准的都是伊朗。
伊朗在巴勒斯坦有一个政治派别——法塔赫。其政治领导人阿巴斯就提出过一点,他称哈马斯为了帮助伊朗对抗以色列,牺牲了很多巴勒斯坦人。但其实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哈马斯并非是什叶派,是英雄会,是穆兄会。真正应该支持哈马斯的是谁?应该是土耳其埃尔多安支持的。但是现在叙利亚新临时政府里面的政治派别非常特殊,主要是逊尼派,但也有穆兄会,同时还有反对中国、支持新立的成员。所以新政府内部受到来自各派的牵制,谁都想拉拢朱拉尼这个政治派别为我所用,包括俄罗斯也开始和这个政治派别接触,其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能够保住自己在叙利亚的两个军事基地塔尔图斯和拉塔基亚。
我认为维持叙利亚目前形势的是是美国、土耳其、俄罗斯、以色列这四个国家的角逐。朱拉尼政府现在又在亲近沙特,从大的政治派别来讲他属于逊尼派,也希望能够得到萨勒曼政府的支持。所以现在叙利亚国内的形势比较特殊,但非常有助于以色列。以色列现在在特朗普的加持之下估计未来会多一些举动,甚至内塔尼亚胡有些有恃无恐。在部分问题上,拜登对内塔尼亚胡的支持是有限的,但是特朗普对内塔尼亚胡的支持可以说是无限放大,但他的本质目的还是针对伊朗。
以上是关于中东问题的看法。未来特朗普到底是帮助伊朗重新走进国际社会还是支持以色列对伊朗动武,这两个都是选项。但是我个人倾向认为特朗普比较务实,他有可能会愿意和伊朗做出妥协,就像和朝鲜做出妥协一样。我认为特朗普上台一定还会和金正恩开启新的外交,也不排除和伊朗开启新的外交,特朗普在第一个任期里彻底废掉了伊朗核协议,但并不排除在其第二个任期里通过伊朗弃核达成某种政治上妥协的可能性。
因为伊朗是比较骄傲的国家,他看不上俄罗斯,也看不上中国,其真正能看得上的是美国。所以我觉得未来如果有一天伊朗投向美国这一侧不奇怪,因为他过去就是这么一个套路,未来也不排除重复的可能性。包括沙特,我跟沙特的智库交流时,曾询问其到底采取什么样的外交路线?答曰多元外交、多头外交,既不能得罪美国,也愿意和中国发展合作,也不能离开俄罗斯。
沙特现在也算是中东地区举足轻重的一个大国。有些朋友和机构问我一些问题,说中东问题怎么看?我说中东问题抓住五个国家就全都搞定。第一个是以色列,第二伊朗,第三沙特,第四土耳其,第五卡塔尔。只要抓住这五个国家,中东的问题到目前来看基本就一目了然了,因为其他国家都已经不具备价值。包括有人让我去埃及,我说不去,因为埃及这个国家已经被彻底弱化了,已经不具备干涉中东事务的能力。阿联酋跟卡塔尔也不具有可比性。卡塔尔是非常特殊的一个国家,这次我也去了卡塔尔,卡塔尔本身是逊尼派,但它又和沙特争谁是真正的阿拉维派,谁是真正的瓦哈比派,其和沙特之间是有矛盾的。卡塔尔和伊朗的关系也很特殊,和穆兄会的关系更为特殊。这个国家其实兼具整个周边国家的共同利益点,所以很多谈判都是在卡塔尔进行。
另外就是土耳其,别看土耳其这次在哈马斯问题上没有起到关键的作用,但是在叙利亚问题上是一个很大的受益者。到了该出手的时候真的敢出手,既敢挑战俄罗斯,也敢挑战以色列。同时在核心问题即库尔德人问题上,又在挑战美国。作为一个大国,尤其是地跨欧亚这两个大陆的大国,这些举动能看得出来埃尔多安还是比较有野心的。埃尔多安最大的野心就是他最近一直打造的突厥国家联盟,也就是要把中亚国家,甚至和欧洲的部分突厥国家结盟。所以有人问我未来在整个中东地区中国怎么办?我认为中国其实在中东地区很尴尬,其主要原因是中国所奉行的不干涉其他国家内政的政策其实是不讨巧的。
尽管在北京召开了什叶派逊尼派之间的相关会议,但会议所能解决的问题是有限的,所能解决的矛盾也是有限的。毕竟中东的这些问题看似是领土的争夺,实际上是一场宗教战争,宗教战争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解决问题的。这样的一个问题在我这次去过的几个国家内反映得都非常强烈,包括有一位沙特的教授曾跟我说沙特阿拉伯拥有最大的资源,谁也不敢撼动的资源就是麦加和麦地那,只要沙特阿拉伯愿意,可以有一场类似于十字军东征,可以号召10亿来共同对抗。尽管他们把伊朗作为敌人,但实际上也是希望能够开展多元外交、多头外交,以维护自己在整个中东地区的大国地位。
中东很有意思,为什么我现在非常喜欢研究中东问题?因为这里面所涉及到的问题非常复杂。过去我一直在研究中东问题,实际到了中东后我询问当地学者怎么能够把中东问题了解的更透彻一些,答曰把古兰经和圣经的旧约与新约好好看一看自然就明白了。通过这个回答,就能明白中东问题到底是什么问题了。我是一个无神论者,我不信任何宗教,但是为了了解中东,这些典籍必须要看,这样才能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他们究竟代表的是什么。有些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解决的。
中美关系其实我个人是比较乐观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美国国内大选期间,我是坚定支持特朗普的,我认为特朗普一定会上台。为什么我认为特朗普一定会上台出于以下几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特朗普有第一个任期的加持,他更加了解美国的政治生态。如果说第一个任期是侥幸上台,那第二个任期他是必然上台。我并不看好拜登,拜登不足为惧,哈里斯又实在愚钝,但其实无论是拜登也好,哈里斯也好,他们都不是选战的核心。选战的核心是背后的奥巴马,实际上是奥巴马把这两个人作为代理人。其实在整个内部出现了严重的矛盾,到底是将米歇尔·奥巴马还是将哈里斯推上去,针对这样的一个问题内部存在极大的内耗。最后,奥巴马是表态支持哈里斯的,所以拜登到了后期和奥巴马之间的关系也比较紧张。正因如此,特朗普当选我觉得毫无悬念。
另外一方面是我先前提到的,中国奉行的是不干涉其他国家内政,但俄罗斯这个国家一直在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普京对特朗普的加持非常关键,普京尽管看似不显山不露水,但实际上普京给特朗普带来了很多利好消息,有助于特朗普上台。而伊朗坚定反对特朗普上台,伊朗也在干涉美国内政,但是伊朗的干涉恰恰帮助了普京。伊朗是坚定支持哈里斯和拜登的,但这种支持方式反而起了一个反作用,让哈里斯最后无缘总统,反助特朗普上台。
我为什么看好特朗普?因为我认为特朗普上台后,中美关系会有一个新的发展。这个发展不同于拜登,拜登是美国保守派建制派的典型代表,换句话讲,他的政策是奥巴马政策的延续。而特朗普这个人最大的好处是懂得去交易交换,而作为中国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以交换的。所以我期待的是什么?就是特朗普能不能在今年年内访问中国,如果能够访问中国的话,中美关系就能有一个很好的发展。特朗普这个人要面子,也要里子。这个面子我们会给足,里子我们也一定会给足。尽管现在特朗普对中国征收关税10%,但是并没有达到他之前的预期。这其实不过是一个下马威,是一个相互之间的试探。我认为特朗普最终还是看好和中国之间的关系。在今年年内其访华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其团队里甚至给出一些说法,说只要中国的国家领导人愿意邀请,他就有可能愿意来。
特朗普上台之后,尽管石破茂首相和特朗普发表联合声明就南海和东海问题表了态,但是我觉得这个表态更多是出于日本方面的要求。而作为特朗普政府,一方面要延续美国历任政府的一贯态度,还需要彰显自己的个性。这个个性是什么?就是过去的政策该怎么去延续?可以说包括四方会谈在内的印太战略会继续维持,但实际上这里面会夹杂很多特朗普的内在的因素,包括和日本如何讨价还价,如何向日本更多的施压,我相信特朗普一定会向日本施压,同时也会向中国施压。
向中国施压更多是在贸易问题上。而特朗普也好,马斯克也好,在上这两个人都比较务实。他们会插手,但是会以一种商业的方式来插手。特朗普上台之后,对售会比拜登政府还要猛烈,但这是出于单纯的商业目的,不会再像拜登一样做出协防的承诺,因为这不符合他的利益。他的利益是美国优先,关键就在于美国的利益摆在第几位,这是最核心的。所以我觉得特朗普或许能跟中国国家领导人有一个很好的交流,包括在方方面面,尤其有马斯克的加持。实际上最近可能关于马斯克的说法也比较多,许多人认为马斯克很快就会和特朗普分道扬镳,我个人坚信特朗普和马斯克都不会那么愚蠢,因为一旦和特朗普分道扬镳,马斯克将会成为特朗普执政道路上最大的一座山。
为什么要给自己树立这么大的一个敌人呢?马斯克和特朗普之前关系好,收购twitter之后关系又不好了,后续又好了,他们俩的关系也是反反复复。但是最终他俩能走到一起是因为共同的利益,他俩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改革。这个改革甚至是一场革命,它不会像改革这么简单,其本质要去除监管,因为美国国内的监管在历届政府的加持之下越来越多。马斯克想创新却碍于政府阻碍无法实现,这就是马斯克为什么想突破。但是他自己又突破不了,只能借助于特朗普。同时特朗普也有很多目标想要去实现,但也不方便表态,于是马斯克就变成了特朗普的白手套,帮助特朗普去做很多事情,这两个人应该是一种利益上的结合。
但是马斯克对中国是有好感的,他尽管不能说可以左右特朗普,但是他的影响力远超万斯。现在特朗普受到影响最厉害的是苏西,就是现在的白宫幕僚长(白宫办公厅主任)。我个人觉得马斯克和苏西之间现在是有矛盾的,苏西的态度是马斯克要见特朗普要经过苏西,但实际上我相信特朗普一定会给马斯克开绿灯,让马斯克真正成为一位座上宾。但是如果真有一天马斯克和特朗普两个人关系彻底决裂,那么特朗普政府未来的执政就会更麻烦,他所面对的反对者会越来越多。现在反对特朗普的不光是,包括共和党内的很多建制派、保守派其实也在反对。这个时候特朗普更需要马斯克来加持,来帮助自己对抗反对派,所以我觉得美国国内未来会是特朗普执政关注的一个重点。既然如此,他对外交关系的处置与其说是不重视,不如说是他或许没有更多的心力放在外交事务的发展上。
这个时期对中国来讲,或许是一个和美国搞好关系的好机会。同时,我觉得不光是中国,对很多国家其实都是机会,包括日本。日本从历史到现在,基本上是把美日同盟作为发展其他外交关系的基石。是否能够动摇这样一个基石,让日本更加自主独立,我觉得对于石破茂政府来讲也是一个考虑。我认为石破茂首相的长处在于他敢于就历史问题上做自我反思,这是其他首相做不到的。
本月10 号我将与石破茂政府的一位政治新闻秘书和一位共同社的朋友进行交流,我也是希望可以在此次交流中表达我自己的观点,就是中日之间没有什么迈不过去的坎儿,而日美之间应该更加让日本去独立发展,这样才会更好一些。中日是搬不走的邻居,但美国和日本而言,稍微独立可能对日本的未来发展会更好。否则坚持以日美关系作为基石,中日关系永远都不会好,因为日本无法摆脱美国的牵制和限制。归根到底,我也是希望中日两国能够走得更好一些。
这次我来日本前好多人都劝阻我,其原因一是内地把日本的流感宣传的过于可怕了,但我到了日本觉得根本不存在这样一些问题,这完全是一个夸大其词的宣传。百闻不如一见,中日之间的老百姓彼此还是缺乏足够的交流,以致彼此间有各种误解。只有民心相亲,政府之间才能够走得更好一些。这也是我为什么喜欢走访各个不同的国家,我不代表官方,我代表的或许只是民间外交。我希望学术界、知识界,能够彼此坦诚地交流自己的想法,这样才可以够更好的维护两国关系的发展。我的发言到此为止,谢谢各位!